产业升级提速绿色工业崛起 - 企业动态 - 唐山迈尼特电气有限公司_电磁搅拌器_起重电磁铁_连铸电磁搅拌器  - Biplat演示网站 - Powered by Biplat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企业动态
  • ››
  • 产业升级提速绿色工业崛起
新闻聚焦

产业升级提速绿色工业崛起

2013-11-11 07:05:00 作者:未知 已阅读2172次

关键字:

 

    环保的迫切性催生“绿色工业”。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空气和水源被污染、土地沙化等。与此同时,大量消费品因生命周期的缩短,造成废旧产品数量猛增。有关专家指出,绿色工业是从设计到材料选型、流程再造、绿色物流直到包装运输、售后管理、产品回收再造的一个完整的、具有生态特征的崭新管理链条,其中制造业是一个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工业面临从“中国制造”向“绿色制造”的转型。

    绿色制造推进产业升级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工业增速明显下滑。当前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指出,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推动工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叶金生的一个“关于加快建立绿色工业体系的提案”受到了广泛关注。他说,随着环境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强,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已成为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据他介绍,绿色工业体系是建立在循环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形态,主要特征是低投入高产出,但现在离这个体系的建立还存在很大差距。他认为,绿色工业体系的建立,首先是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将绿色工业体系的建立与绩效评价制度结合起来。其次是用科技创新来改造传统的制造业。 

    专家指出,绿色工业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产业调整升级,因为产业升级的主要目的是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降低消耗。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适时推出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鼓励支持企业重组、并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有望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支持力度。 

    在刚刚闭幕的“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投融资论坛”上,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科技创业协会理事长马颂德说,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扩大内需,需要可持续、可再生的新能源,从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看节能减排,大规模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有数字显示,我国工业的排放、能耗占全国总排放、总能耗较大的份额,工业节能减排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工业的节能减排不是靠压缩工业产品的生产来实现,而是通过科技创新来降低单位能耗。因此,节能减排要和工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绿色制造因为需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制生产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从根本上说是推动产业调整升级,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 

    据统计,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放物中有70%以上来自制造业,而传统的环境治理方法是末端治理,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要想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治理。这就要求制造业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材料、能源,减少有害废物的排放,增加操作安全,减轻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专家普遍认为,绿色制造是解决环保问题的根本方法和途径,是21世纪制造业的必由之路。而产业升级必将伴随绿色制造迎来新机遇。

    抓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 

    目前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能耗70%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占37%和87%,因此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关系到“绿色中国”的全局。而在工业领域内,则要抓好一些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做好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的循环经济改造,搞好尾矿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实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程。扩展电子产品污染控制范围,对照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修订完善高耗能产品能耗额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重点行业物耗指标和环境控制指标,指导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落实达标措施。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邓崎琳告诉记者,钢铁企业在保护环境和减少排放方面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实施环境管理体系(EMS),例如ISO14001标准;监测和报告废气、废水的排放情况,并在超限时采取纠正行动;投资并制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则谈到从四个方面推进节能减排:一是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使行业布局和生产结构得到优化。二是促进再生金属利用,加快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三是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兼并重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四是规范企业能源统计,提高能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为能效对标活动提供依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周竹叶在谈到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重点时说,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关停并转、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整合和产品延伸,坚决把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和产品的比重降下来,把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产业搞上去;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统计、标准、监管体系和对标管理;加大实用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朱森第表示,机械行业正处于初始阶段的绿色制造。传统制造和绿色制造的最大区别就是传统制造只是根据市场信息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而其余考虑较少;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同时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能达到最高。朱森第认为,推进绿色制造应抓好两项工作。一是继续淘汰高能耗、落后的机械设备。要强制更新,强制更换,而且要限定时间,采取果断措施。二是完善节能标准工作。应该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增加有关能源的使用标准、能效标准,达不到标准,不能销售。 

    目前,欧盟、美国的汽车业正在大力推广“无废气物加工”技术,新型环保材料被大量采用。通用等汽车企业采用奥贝铁球代替淬火钢生产汽车后桥螺旋伞齿轮,节约能耗50%,成本降低40%。雪佛兰有一款发动机,43%的部分可直接拆卸,大量部件可重复利用。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汽车业“绿色制造”应从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优先发展高品质小排量车,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实现新突破,在促进循环经济、加强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认为,绿色物流包括集约资源、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仓储、逆向物流这几个要素,绿色物流必将为绿色制造提供全方位保障。

    发挥信息技术带动作用 

    绿色工业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指出,要发挥信息产业“倍增器”、“转换器”和“助推器”作用,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经济的调整与振兴,应用信息技术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 

    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曾公布题为《节能化2020年:在信息时代推动低碳经济》的报告。报告认为,如果将信息通信技术充分用于节能减排,那么在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比不充分采用该技术减少15%,所节约能源的总价值近9000亿美元。专家强调,信息技术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社会经济活动对部分物资的消耗,从而减少生产这些物资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产业可以带来更大的节能效果。比如,提高工业设备的能源使用效率,全球到2020年有望减少9.7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所节约能源的价值达1072亿美元;又如,实现物流业的节能化,2020年全球有望减少15.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所节约能源的价值达3266亿美元。 

    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介绍,美国“面向21世纪的联邦能源研究与发展规划”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工业生产效率提高10%,并使排放和污染降低25%。美国能源部将信息技术列为节能降耗的主要支柱技术。我国很多钢铁企业利用专家系统、在线仿真、实时监控、智能管理、余热利用等多种措施在钢产量增加的同时并不增加能耗。日本有报道称,利用互联网的IPv6技术将遍布于建筑物的大量传感器联网,因地制宜动态管理大楼各房间的照明、空调等用电设施,经试验可节约建筑物能耗30%。半导体白光照明(LED)在同样亮度下耗电仅是白炽灯的10%,是节能灯的一半。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则算了一笔账:全民都选变频空调,一年可节省80亿元。 

    信息技术助推绿色制造,还需相关标准的护航。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张宏图说,“绿色制造”目前尚无严格的可供遵循的行业标准,但在市场层面上对“绿色制造”和“绿色产品”有如下的共识:一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用少量能源和资源且不污染环境;二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极少污染环境且能耗低;三是产品在使用后易于拆卸、回收和翻新,或能够安全废置并长期无害。他认为,绿色制造标准化工作对象包括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包装运输、产品的使用和废弃全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产品的环境因素必须与其他因素(如用途、性能、安全、健康、成本、可销售性、质量、法律法规等)协调考虑,取得平衡。